[三分钟嗑电影] 里斯本夜车 Night Train to
看完里斯本夜车已有好一段时间了,但当时的在心中洋溢着的感动却停留了很久。这部片很容易让我想起另一部片--「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同样的是哲学上的追寻,随着年龄的不同,不同的故事,在心里却产生了类似的共鸣。
一个下着滂沱大雨的早晨,过着平淡无奇生活的教授戈列格里斯,在桥上阻止了一名红衣女子自杀,这名陌生的葡萄牙女子对于戈列格里斯而言,似乎有着一股神奇的召唤力,吸引着他开始去打探她的下落,过程中,不经意在书店翻到葡萄牙作家普拉多的《文字炼金师》,深深打动了戈列格里斯:
---「如果我们只能依赖内心的一小部分生活,剩余的该如何处置?」
原本拘谨又严肃的他,居然带着这本书抛下谨然有序生活,搭上一班开往里斯本的夜车,开启一段追寻之旅。这段追寻,表面上看似由戈列格里斯透过普拉多的文字,探索和追寻普拉多的回忆,揭开葡萄牙历史上一小段被人们刻意遗忘的政治事件,像是为了完成这位平日严谨的教授个人内心莫名追根究柢的精神与执着。事实上这是戈列格里斯追寻自我与探索内在的一个过程。
在这电影中,创造了三个平行的空间-- 普拉多、戈列格里斯与观众;当萤幕中的戈列格里在追寻普拉多的同时,我们也随着戈列格里斯的脚步与思绪,陷入深沉的思考
---「如果我们只能依赖内心的一小部分生活,剩余的该如何处置?」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反问自己,过着一成不变的工作与生活,究竟我依赖的是内心的哪一小部份?除此之外,我还剩下甚幺?要是有一天失去了内心的依赖,其他的部分足不足以支撑着我的精神与信仰而继续活下去?
---「事实上真正牵动人心的生命经历往往平静得不可思议,既非轰然作响、火花四溅、更非火山爆发,经验发生的片刻往往不引人注目。」
很多时候,我们会以为一件事情在发生改变的时刻会像一场烟火般戏剧化和璀璨光亮,所以我们期待浪漫的邂逅、天上掉下来的财富或是突然刮中乐透获得一笔钱来环游世界之类的戏剧化的改变.........但当我回首生命中的每一刻,会发现原来自己如此平凡,每个生命中的重要事件,发生的当下,其实总像沿着街道转角转弯那样的宁静自然,甚至静得像落叶缓缓飘下,在湖上散开那短波长的涟漪。
---「我们离开某处时,总会留下一些东西;人虽已离去,情却依旧留在那里。有些事,只有回到原地,才能再度寻得。」
虽然不是太同意这句话的后半段,但对于前半段却心有戚戚焉;回忆的不可抹灭性就像某些化学公式的不可逆,凡走过必留痕迹,但是不是有必要回到原地才有办法再度寻得,倒是不一定,毕竟人的精神随时可以神游,那些留下的记忆已经刻在灵魂里,不需回到当地,只要回想,就会回来。而在那个记忆的盒子里,有些人永远不会老,有些事也不曾改变。
看完电影后不久,我决定买了书来看,更深层的去理解它传达的意念,里头有一段关于自我与他人对自我表像的认知,以及人与人间交会相遇的描述,真的让我非常震撼.....
---「他人的每一次注视、眼神每一次交会,不正像交驰而过的列车上旅人的视线,如鬼魅般短暂交接,在让一切颤慄的疾速与强大气流中麻木?我们看陌生人的眼神不正如夜晚交驰的列车,迅速地从别人脸上挪开?留下的不过是臆测、浮想以及凭空想像的特徵?难道事实上相遇的不是人,而是投射出己身意念的影子?」
我们常试图在他人眼中塑造的形象,其实与他人眼中真正的映象大相逕庭,那我们的努力塑造,到底是否有意义呢?还是我们该豁达点的去想,既然我们无法掌握别人的意识,那就放鬆点 ! 而我们每一次追寻事物的目的,或许始终都是为了探寻自己!